时间:2019-12-18| 作者:九力信
随着环保行业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水净化领域范围的增加,纳滤膜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纳滤膜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需要更换,那么纳滤膜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呢?造成纳滤膜系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下面由九力信小编给大家细说:
纳滤膜污染的原因有:
1、进水中含有较高数量的微生物;
2、没有对进水进行杀菌或者杀菌剂投加量过小
3、系统的停用、保护、冲洗等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手册要求进行
4、进水水质含有容易滋生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微生物的大量滋生;
5、没有对管路进行定期的杀菌和消毒.受到微生物污染的膜表面会十分滑腻并常有难闻的气味,对生物膜样品进行焚烧的气味同焚烧头发一样.
纳滤膜系统污染的原因:
1、胶体污染:胶体是具有1纳米(nm)到1微米(拼m)粒径,像粘土一样很难自然降解的微粒子,在水中通常带负电.污水中的有机胶质类物质、过剩的絮凝剂投加量、污水中的金属离子水解形成的氢氧化物胶体,是导致胶体污染的常见原因.废水中的常见胶体污染物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胶体等.
2、有机物及矿物油污染:有机物造成的膜系统故障占全部系统故障的60%一80%.进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膜元件表面,会造成通量的损失,尤其是在第一段,在很多情况下,在膜表面形成的吸附层对水中的溶解盐就象另一层分离阻挡层,堵塞膜面通道,导致脱盐率上升,大分子量并且带有疏水性基团的有机物常常会造成这种效应,例如微量的油滴、大分子量难降解的有机物等,会导致膜系统受到有机物污染.
3、絮凝剂引起的污染:在系统的预处理过程中,在浅层浮选处理单元,通过加人一定的高纯聚合铝絮凝剂,使水中的胶体、大颗粒杂质沉淀以及油类物质得以去除,为了避免对膜系统的铁离子污染,要根据系统工艺的不同,水质的不同,通过实际筛选决定使用絮凝剂的各类和浓度.在实际的运行中,并不是所有的絮凝剂都会被絮凝成粒,无论是哪一类的絮凝剂,都会在水中有一定的残留,正常情况下,残留的絮凝剂会随着浓水排掉,但是如果絮凝剂投加浓度过高,膜系统进水中的残留量过多,会在纳滤膜的表面进行二次絮凝沉淀,引起膜污染,并且因为絮凝剂投加量过高而引起的污染在清洗中一般难以去除,甚至可以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就需要更换膜。
4、结垢引起的污染:结垢是难溶性的盐类在膜表面析出固体沉淀,防止结垢的方法是保证难溶解性盐类不超过饱和界限.在纳滤系统中析出的垢主要是无机成分,以碳酸钙为主,为了防止膜面结垢,一般在保安过滤器之前要加入适量的膜用阻垢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4一12mgl/。有时也会出现投加的不同药剂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难溶物质,进而污染膜元件的事情,因此在投加多种药剂时,应该注意这些药剂的成分,根据水质数据、反渗透设计方法和所选择的膜型号,通过试验确认它们的兼容性,并获得恰当的阻垢剂类型及投加剂量。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九力信www.jiulixin.cn或联系我们13713730408